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56期
甘肃省残联: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
今年7月以来,甘肃省许多残疾人发现,办证越来越方便了。
在白银市景泰县居住的李冬德就体验了这一变化。7月9日,43岁的李冬德到景泰县残联申请办理残疾人证,他特意提出自己的户籍在兰州市城关区,能否在景泰办证。当得知可以异地办证后,李冬德当场进行申请,并按规定完成有关鉴定手续,从申请到颁证,只用了15天。
如果说李冬德体验到了“省内通办”的便利,那远在新疆、户籍在甘肃天祝的张世录,则感受到了“跨省通办”的更大方便。
前不久,61岁的张世录要换领残疾人证,他到当地残联咨询时获悉,换领证不必回老家。在当地医院完成鉴定,并从网上提交资料后,他成功换领了新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残联将残疾人证“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和上门评残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实现残疾人证从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异地办理;在甘肃省政务服务网“跨省通办”专栏开通残疾人证在线办理通道,成为残疾人证相关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最早的省份;于8月初率先完成残疾人证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梳理工作,受到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
按照省残联党组安排,省残联系统以支部为主体,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目前,省残联已为8.86万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4.23万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为5815名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植入、肢体矫治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制定出台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在8县区开展城乡重度残疾人日间和居家照料服务试点工作;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进社区“五个一”活动,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质量。
省残联还联合相关部门单位为群众办实事。携手省聋人协会,组织手语翻译深入公安、银行、医院等直接面对群众的窗口单位开展服务;联合兰州市城关区文体旅局为皋兰路街道王家庄社区援建了价值24万元的健身路径器材;会同省文明办、省红十字会到文县石鸡坝镇陶家湾村为高龄残疾人配发轮椅、开展义诊等。
省残联还着眼长远帮助残疾人解决发展问题。日前,省残联在会宁县帮扶点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座谈会,与当地干部群众围绕增收产业扶持、扶贫项目监管等进行深入交流,并为今年考上二本院校的23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助推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
下一步,省残联党组将严格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安排,下真功、出实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省残联到兰州新区舟曲县搬迁安置点
调研残疾人保障和服务工作
8月26日,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建强带领省残联调研组到兰州新区舟曲县搬迁安置点走访慰问残疾人群众,调研残疾人保障和服务工作。强调,各级残联和基层残疾人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密切关注、精准掌握、帮助解决搬迁残疾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确保他们同所有群众一道过上稳定优裕、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在安置区仔细察看总体规划、设施配套、便民服务情况后,王建强一行先后深入部分残疾人群众家庭,详细了解住房安置、就业保障和生产生活等情况,代表省残联为他们每人送上1000元的慰问金。得知他们同所有搬迁群众一样,到兰州新区后不仅有宽尚明亮、冬暖夏凉的小康新居,还有清洁方便的太阳能、天然气,有就业增收产业和稳定生活来源,看到他们个个信心满满并很快适应了新区的环境和生活,王建强鼓励大家要在党的关爱阳光照耀下自强不息、顽强奋斗,依靠勤劳和智慧经营好增收产业、孝敬好老人、教育好子女,努力建好新家园、安心过上好日子。希望残疾人群众要珍视美好生活、铭记党的恩情,自觉成为遵纪守法正能量的代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用实际行动唱响中国共产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
王建强强调,省残联要充分发挥党的群团职能优势,认真履行省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做好避险搬迁残疾人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推动落实相关扶残助残惠残政策,切实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作用,更加紧密地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并叮嘱省残联相关部门和兰州新区残疾人工作单位,工作再细致、服务再深入,要结合搬迁安置工作实际和残疾人生存发展需要,积极做好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和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就业、维权共享、文化体育等情况调查和保障服务。要注重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不断提高服务残疾人能力,针对残疾人群众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需求,找准对策、完善政策、精准施策,让每个残疾人都能搬得顺心、感到舒心、充满信心,具有更多获得感、认同感、归属感。
省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蒋录基,省残联办公室、组联处和兰州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同志一同参加调研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