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残联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
自“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开展以来,高台县残联坚持以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以办好民生实事好事为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广大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上门办证解民忧 服务群众零距离
“感谢你们上门为我办理残疾证,没有你们的帮助,我都不知道残疾证该如何办理,也没办法享受残疾人相关优惠政策。”巷道镇渠口村陈玉莲激动的握着上门办证县残联干部的手说道。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部分偏远乡镇及重度残疾人反映,办理残疾证要提交申请资料,还要去县医院做残疾等级鉴定,对于行动不便且子女和亲友不在身边的残疾人确实是一件力不所及的问题。针对以上残疾人申请难、鉴定难、办证难的问题,县残联充分利用机关单位联村、干部联户、村残协专职委员入户的工作机制,对所有残疾人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全面掌握残疾人残疾程度及生活现状,坚决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同时,组织由工作人员和医院专家组成的工作组,采取上门受理、现场鉴定、即时办证等方式,为残疾人免费办理残疾证。今年以来,共为105名残疾人上门办理残疾证,让残疾人早日享受到各项普惠和特惠民生保障政策,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培训就业搭平台 增加收入后劲足
在县残疾人康复托养综合服务中心工疗车间,缝纫机“哒哒”声此起彼伏,残疾人正在热火朝天地缝制香包。“缝制好的香包很快会被销售出去,也会给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作为一名残疾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赚取生活费,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没有用的人。”现场务工的残疾人左云菲说道。
针对残疾人就业创业难的问题,县残联积极打造“企业建基地、基地搭平台、平台抓培训、培训助创业、创业促就业”的残疾人就业循环模式,依托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县红色文化非遗就业教育融合研学基地、县九发爱愈匠心助残基地,精心制定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学习菜单,扎实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让各类适龄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学习掌握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了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今年以来,先后举办服装、手工艺品制作、网络客服销售等培训10场次,培训残疾人200多名,安置58名残疾人就业。同时,采取政府购买的形式,筹措资金5万元购买帮扶企业5000只鸡苗,为全县166户残疾人家庭免费投放,在解决企业销售难的同时拓宽了残疾人家庭增收致富渠道。
无障碍改造便民行 量体裁衣暖人心
“王大妈,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还有没有不方便的地方?你觉得家里哪些设施设备需要改造和配备?”这是县残联干部在开展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入户时的场景。
今年以来,针对重度残疾人家庭基础设施配备不合理、不够人性化的问题,县残联积极争取无障碍改造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并结合“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对全县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广泛征求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意见建议,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各类残疾人群体的需求,并按照“标准化、个性化、人性化”要求,为残疾人家庭实行“一户一策”“量体裁衣”的个性化设计,主要包括室内及院内地面硬化平整、台阶坡化和低位灶台、房门、厕所改造以及安装卫生间热水器、扶手和抓杆、浴凳等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急需的相关设施,至目前,共投资157.5万元为600多户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进一步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真正让无障碍改造更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