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志愿助残工作会议暨助残社会组织指导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华文哲
(2016年7月12日)
同志们:
经省政府残工委同意,今天,省残联、团省委在这里联合召开全省志愿助残工作会议并举办助残社会组织指导员培训班。在全省志愿助残活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召开这次会议十分必要和及时。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贯彻中国残联、团中央等相关部门对志愿助残工作的意见精神,总结近年来全省志愿助残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志愿助残工作。
中国残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特派组联部志愿者工作处长郭韶华同志莅临指导,并亲自授课。希望大家认真聆听学习,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刚才,省残联、团省委对 甘肃阳光公益志愿服务总队等37个“全省志愿助残阳光团队”和李磊等37“全省志愿助残阳光使者”进行了表彰,一会儿金昌市残联、安宁区残联、定西市特殊教育学校、甘肃阳光公益协会等4个助残先进组织代表还要作交流发言。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
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残工委、省残联,对中国残联一直以来给予甘肃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残疾人工作的各级志愿助残组织和志愿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并通过大家向全省基层共青团干部、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朋友及其亲属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下面,我就全省志愿助残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省志愿助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全省各级残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省委12号文件等一系列残疾人工作决策部署,我省残疾人工作全面发展,重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受到国务院残工委和中国残联的充分肯定,在即将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残工委指定甘肃省作为三个发言省份之一,由分管副省长作大会工作交流。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显示:“甘肃属西部排名最高省份,位居第八位”。这也是甘肃自2012年起连续3年进入前十位。所有这些成绩中,都包含着广大助残志愿者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具体到志愿助残工作,我们的成绩主要体现在:
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我们认真贯彻全国志愿助残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文明办、团中央、中国残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志愿助残工作的意见》要求,将志愿助残工作纳入《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残联和民政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助残社会组织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助残组织发展,壮大助残力量,同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指导检查,有力推动了志愿助残工作的发展。各市州、县市区也都形成了助残工作有人管,助残活动不间断的局面。
二是机构队伍不断壮大。省上将发展志愿助残组织作为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全省残疾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推动各地抓好落实。同时,结合开展政府购买社会助残服务试点工作,制定落实孵化培育志愿助残服务机构的具体措施,加大支持发展的力度。目前,全省各级普遍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助残服务组织,拥有登记在册的志愿者联络站126个、志愿者助残联络点1000个、志愿者助残示范点60个,扶持创建助残社会服务机构86个,志愿者实名制登记46万人。其中,各级团组织建立志愿者助残机构272个,结对残疾青少年86260人。基本实现了有工作条件、有章程制度、有活动载体,在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是主题活动不断深化。各地围绕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旨要求,依托残疾人服务机构和学校、企业、社区等助残联络站点,突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主题,广泛开展志愿助残活动。据统计,每年全省开展助残活动15000余次,帮助残疾人200002人(次)。与此同时,各级党委组织部和共青团、残联、教育等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合力共同推进,有效实施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和结对帮扶等创新实践活动,有力提升全省助残活动水平。
四是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我们顺应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志愿助残工作的推进机制,及时出台了《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完善了志愿助残工作指导员培训制度,积极创建了“残疾人阅读与培训在线”和助残志愿者与残疾人的服务对接平台,大幅提升了志愿助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各级各有关部门把志愿助残工作作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贯彻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工作大局,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志愿助残工作的浓厚氛围,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和每一位志愿者以扶残助残为己任,通过各具特色的志愿助残活动,为残疾人献上爱心,让青春在奉献中放射光芒,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金昌、兰州、交大等志愿助残组织创新模式、亮点频现、品牌叠出,我省全民志愿助残试点经验在全国志愿助残工作会上交流,并在全国推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省志愿助残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志愿助残工作的政策法规和顶层设计滞后于形势的要求,急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些志愿助残组织缺乏规范登记管理,专业水平较低,承接政府购买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部分城乡、区域之间的工作差别较大。对此,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改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二、充分认识志愿助残工作的重大意义
我省有187.1万残疾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2%,涉及654万家庭,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当前由于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有限,还难以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就必须在推动各级贯彻落实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十三五”规划和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意见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发挥志愿助残工作的各种资源和优势,聚合社会各方面的关爱和扶助,帮助解决残疾人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愿望。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格外关心残疾人事业,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志愿助残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成就突出的志愿者团队回信中指出:希望志愿者们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贡献。李克强总理在看望孤残儿童时强调:要动员更大的慈善力量和社会资源,把千千万万的力量汇聚起来,更好地向社会传递大爱和道德力量。中央领导同志的殷切期望,是我们做好志愿助残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志愿助残工作是实现残疾人精准脱贫、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紧迫需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要求,是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体现。只有既各具特色,又轰轰烈烈的助残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才能使广大残疾人深刻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才能有效的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问题,所以各级残联组织要充分认识志愿助残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与各级团组织携手并肩,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志愿服务做起,让志愿服务的阳光,洒满每一个残疾人的心田;让志愿服务的身影,走进每一位残疾人的家庭;让志愿助残的行动,化成每位青年的自觉。
三、大力推进志愿助残工作深入发展
开展志愿助残工作是共青团和残联组织长期坚持推进的重要工作,涉及残疾人、志愿者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政策性、专业性、社会性都很强。要遵循残疾人事业和志愿者工作的客观规律,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推动志愿助残工作深入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主动融入大局。各级残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履行工作职能,把志愿助残工作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有机融合,积极争取,主动作为,切实将志愿助残工作融入各地志愿服务大局,并作为重点领域做好专题研究和具体部署。各地要尽快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的意见和“十三五”时期志愿助残工作规划方案等政策措施,加强协调指导,全面统筹推进,务求工作实效。
二要坚持需求导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习总书记强调,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李克强总理要求,绝不能让残疾人掉队。帮助残疾人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实现共同富裕是各级政府、残联组织的职责和任务,也是全社会及广大志愿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围绕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在以政府为主导、解决残疾人“两不愁、五保障”共性问题的同时,充分发挥志愿助残工作优势,广泛深入开展志愿助残活动,着力在满足残疾人个性需求方面做好有益补充,为残疾人稳定实现脱贫、实现小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要创新活动载体。各种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助残活动,是我们实现助残扶残目的地有效载体。当前,要在重点搞好“全国助残日”主题系列活动、深化青年志愿者“阳光行动”、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活动、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多帮助的基础上,加强志愿助残工作创新,突出时代主题,注重实际实效,结合“双联行动”“党员志愿助残”“巾帼志愿助残”“法律志愿助残”和基层残协、志愿助残联络站点“建家做友”活动等,切实推动志愿助残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形成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
四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发挥基地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已经建成的“温馨家园”“阳光之家”和残疾人服务机构,以及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志愿助残服务平台和场所,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特殊亮点,带动更多机构和青年参与助残活动。要发挥人才支撑作用,鼓励支持助残社会机构通过项目招聘、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吸纳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发动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依托助残组织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法律援助、送教助学等服务。要发挥先进表率作用。这次命名的37个“志愿助残阳光团队”和37名“志愿助残阳光使者”,既要树好标杆,又要积极推广,还要扩大发展,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五要高度重视志愿助残工作制度建设。各项制度是实现助残工作规范化的基础,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创新有关制度,为全省出台相应制度创造条件。要着重在招募注册、教育培训、资质认证、服务记录、权益维护、评估监督、表彰奖励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要依法维护助残志愿者和助残志愿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拓展筹资渠道,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大培育扶持力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扶持,有条件的可承接民政、残联等部门向社会力量购买的助残服务项目。省上计划在年内拿出一定资金支持100家志愿助残组织机构的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要建立健全志愿助残工作反馈、监督和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推行志愿者助残星级认定制度。要加强工作调研、检查督导,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志愿助残工作持续健康深入发展。
四、不断提升做好志愿助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新形势、新任务对残疾人事业发展和志愿助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创新思维模式,延伸工作手臂,不断提升做好志愿助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掌握政策知识。各级残联负责同志和广大志愿助残工作者,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自觉追求,把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作为一种工作常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系统学习关于残疾人事业及志愿助残工作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积极主动研究志愿助残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
二要增强创新意识。各级志愿助残组织和志愿助残工作者要增强创新意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推进志愿助残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永葆生机与活力。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残疾人新期待,积极探索形成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激发自身活力,培育工作特色,促进工作发展。要以满足残疾人物质文化需求、帮助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为目标,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要提升服务水平。各级助残联络站点要借助残疾人状况需求动态更新,全面掌握本辖区残疾人的具体困难和服务需求,定期发布信息,搞好志愿者与残疾人及其服务项目的有效对接,并逐步建立完善的志愿助残工作服务信息平台,适时进行动态更新,努力实现志愿助残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常态化的工作要求。
四要强化业务培训。省上挤出时间、精力和财力,举办全省志愿助残组织指导员培训班,充分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集中精力学习,掌握业务知识,搞好交流研讨,找出短板制约,理清工作思路,引领指导实践。承担这次培训任务的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和服务工作。各地各单位要参照省上的做法,搞好助残志愿者教育培训及指导员资质认证,为志愿助残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同志们,志愿助残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做好志愿助残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齐心协力、携手并肩,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动员、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积极投身志愿助残工作的伟大实践,为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